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

發布時間:2020-10-20文章來源: 浏覽次數:

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本市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推動新時代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一)堅持立德樹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堅持需求導向。适應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對技術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需求,主動對接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特别是産業發展戰略,增強職業教育對城市建設的支持力和貢獻度,打造與上海城市地位相适應的高質量職業教育。

(三)堅持發展導向。優化職業教育層次結構和專業布局,做精中等職業教育,做強高等職業教育,做實應用型本科,積極拓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完善專業布局結構動态調整機制。

(四)堅持改革導向。深化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探索“市區共管、以區為主”的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與辦學體制,試點建設政府、企業以及行業組織等方面共同舉辦的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加大政府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支持力度。

二、着力落實和鞏固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地位

(一)構建上海職業教育新體系。着眼類型教育屬性,強化體系建設,構建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産業發展需求相适應的職業教育新體系。調整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通過提升、貫通、轉型、整合等途徑,完善中職學校布局和發展走向。重點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堅持内涵為本、兼顧規模發展思路,壯大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堅力量。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推動具備條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變,引導應用型大學科學定位、堅守本位,強化其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引領責任和作用。

(二)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完善貫通培養機制,穩步擴大貫通培養特别是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貫通培養規模,持續提升貫通培養質量,使貫通培養成為上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與方向。到2022年,建成80個中本貫通專業點、250個中高貫通專業點、20個高本貫通專業點和10所左右新型(五年一貫制)職業院校。進一步加強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集中力量新建1-2所高水平、國際化、示範性職業教育本科院校。進一步拓展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通道,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改革,在工程技術等領域探索“應用型本科-專業學位碩士”貫通培養試點。積極推動普職融通探索,進一步拓展和夯實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基礎。

(三)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的評價體系。健全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将評價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評價内容聚焦學生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以及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等方面。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價。建立中高職貫通、中本貫通等長學制貫通模式人才培養質量指标體系。研究制定新型(五年一貫制)職業院校的辦學标準和評估體系。建立健全應用型大學分類評價标準,将評價結果與投入力度挂鈎,引導應用型大學堅定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強化其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中的引領責任。建立區别于普通教育的符合職業教育規律、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人事管理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體系。

(四)完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教高考”制度。逐步提高本科院校招收中高職畢業生的比例,探索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與應用型大學招生接軌的機制。探索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能大賽、全國技能大賽優秀選手免試就讀本市院校的招生辦法。

(五)深化辦學體制改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管理、合作共建等方式,鼓勵、支持、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探索推進職業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建設政府與企業共建的職業院校。集聚企業研發中心、科研院所等方面力量,引導其參與和支持職業院校建設。支持學校和企業等方面依法采取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機制運作,在生産性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深化“産教融合”“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改革。

(六)落實《上海市職業教育條例》。以新修訂的《上海市職業教育條例》正式實施為契機,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文件,加強對産教融合的引導和推動,鼓勵職業學校和企業通過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機構、共享資源等方式,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間,深化合作程度。

三、優化職業院校和專業布局

(一)與時俱進推動中職教育科學發展。科學合理确定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和中職學校發展走向。堅持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的主流方向,打破中等職業教育自成一體的封閉發展觀念和辦學格局。把進一步做精作為中職教育發展的重點,合理調控中職學校數量,嚴格控制以直接就業為培養目标的純粹中職教育規模(以用人市場緊缺急需且中職層次培養足以滿足崗位要求為限),原則上不再新舉辦中職學校,集中資源聚焦水平和質量提升,實現中等職業教育集約化、優質化、精品化發展。調整和優化存量中職學校布局,按照上海産業發展狀況,針對不同學校實際情況分類施策,通過多種途徑,整合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和行業企業資源提升辦學層次和培養能力,推動條件暫不完備的學校加強與高職院校的專業聯結,對已經停止招生、名存實亡以及辦學方向和專業設置不符合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的學校,依法終止辦學。

(二)打造高質量、有特色、精品化高職教育。實施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計劃,推動一批高等職業院校和專業(群)進入國際一流、國内領先行列。打造2-4所國内同類最好、國際一流的高職院校,建設10-15個在國内具有引領作用的标杆專業(群),帶動上海高職整體建設和發展。優化高職院校專業布局,加快設置一批契合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的新專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建設水平。

(三)建設新型貫通培養職業院校。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總結中高貫通培養長期探索實踐的經驗得失,結合中職學校布局調整優化,強化中高職教育一體化發展,建設一批新型(五年一貫制)職業院校,推動中高貫通人才培養由中職、高職雙主體實施向新型職業院校單一主體轉變,提升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質量。鼓勵、支持各區結合實際,聚焦重點産業和社會民生事業急需領域,舉辦體現産教融合要求的新型(五年一貫制)職業院校。引導、推動企業積極參與,探索建設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新型(五年一貫制)職業院校,促進校企雙元育人。

(四)動态優化專業結構布局。對接上海産業地圖,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布局,引導學校加強區域有需求、行業有地位、國内有影響的專業(群)建設。加緊布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船舶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與先進制造業,以及家政、養老、護理、學前教育、酒店管理等民生事業領域和現代服務業領域的相關專業,調整關閉部分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或重複設置率高的專業點。

四、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構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聯動機制。深化産教融合,促進教育鍊、人才鍊與産業鍊、創新鍊有機銜接,統籌規劃産教融合的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實現途徑和重大項目。根據人口變化、産業發展、人力資源需求等,科學合理确定職業教育發展規模和布局結構,靈活調整招生政策和專業設置,促進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側與需求側緊密對接。

(二)推進産教融合試點。統籌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布局,引導職業教育資源逐步向産業和人口集聚區集中。探索構建本市産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培育和認定一批市級産教融合型企業,促進其在現代學徒制、“1+X”證書制度、專業建設、實訓基地共建、科技研發等多方面深入參與職業教育。支持有代表性、影響力和改革意願的區參與國家的産教融合城市建設試點。推動建設若幹校企共同投入、輻射區域和學校、服務學生培養和職工培訓的産教融合實訓基地。加強職教集團建設,打造10個全國示範性職教集團。

(三)健全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架構,推動市、區政府和企業、行業組織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完善學校内部治理,推動學校建立健全董事會制度,吸引行業企業深度、全過程參與職業院校辦學,包括參與、指導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等。加大“訂單式”人才培養力度,推動學校人才培養與産業實際需求緊密契合。

(四)完善産教融合信息流通機制。搭建職業教育産教融合信息化平台,鼓勵企業參與運行,定期發布行業發展動态、人才需求、學校資源等信息,指導、協助職業學校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加強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預測分析,為學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

(五)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把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和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緊密結合,提高績效工資水平,探索建立學校績效考核機制,強化激勵引導,推動職業院校更加積極主動開展培訓,培育“上海工匠”,主動服務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和技能提升行動計劃。鼓勵學校與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培訓方面的合作,學校從校企合作中取得的收入,在分配中要向在生産性實訓基地從事帶教工作、提供技術服務的教師傾斜。發揮上海開放大學作用,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學分銀行制度等,靈活便捷提供培訓服務,促進技能培訓與學力提升相結合。發揮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具有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作用,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

五、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級

(一)加強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進職業教育領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健全“校家企社”四位一體、中高職銜接的工匠精神一體化建設,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過程。

(二)推進“1+X”證書制度改革。建立健全“X證書”體系,為推進“1+X”證書制度改革奠定基礎。推動應用型大學、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職院校、中職學校積極參與“1+X”證書制度建設。探索逐步将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水平評價證書,作為各級職業院校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大力推動和支持學校加強國際職業資格證書、技能水平評價證書的引進、應用與推廣。鼓勵和支持相關企業申報“1+X”證書制度試點的培訓評價組織,開發和推廣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三)推動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選取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建立100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推動學校招生和企業招工相銜接,明确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強化學校和企業“雙主體”實施。推動企業招錄新員工後積極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和企業文化培訓。

(四)強化教材教法課程建設。健全職業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建設一批市級職業教育教材基地。建設一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專業教材。适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模拟真實工作場景。推廣任務引領型、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的普遍應用。建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500門職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推動能力本位課程的開發與運用。

(五)推進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賬号,實現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有序開展學曆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成長拓寬通道。

六、打造職業教育師資發展高地

(一)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完善“雙師型”教師标準和考核認定辦法,“雙師型”教師占專任專業課教師總數達到60%。建成1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50個上海市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深化職業教育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積極探索中職教師職稱制度銜接并軌,更加突出對教師實踐能力的評價。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崗位結構比例,建立崗位動态調整機制。

(二)開展教師能力提升培訓。推動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由項目化培訓向體系化培養轉變,實現教師培養工作體系化。對接“1+X”證書制度試點,培育一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教師。繼續推進職業院校教師境外培訓工作,鼓勵考取國際通行的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水平證書。

(三)健全校企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建立一批校企共建的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強化中職、高職、應用型大學專業教師的企業實踐制度,推動在職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煉。支持職業院校聘請“大國工匠”“上海工匠”等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到學校任教,成立50個上海市職業教育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優秀兼職教師資源庫。

七、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

(一)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充分彰顯上海改革開放前沿優勢,着力打造上海職業教育國際化特色品牌。深化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探索,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重點培養高端旅遊、文化創意、先進制造等領域專業人才。加強與世界高水平職業院校、産業龍頭企業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推進專業建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符合國際标準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積極參與世界技能大賽。以上海舉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為契機,依托相關職業院校和科研機構成立世界技能大賽教育研究中心,強化職業技能競技領域國際合作交流。支持職業院校成為世界技能大賽選手培養基地。

(三)積極服務國家對外戰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鼓勵學校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職業培訓基地,建設“魯班工坊”,把上海職教優秀教育成果輸出國門,與世界分享。擴大中外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力度,提高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外國來華留學生數量,提升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

八、強化組織領導和保障支撐

(一)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各區黨委領導下,各區政府要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納入議事日程,加大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協調落實力度,确保職業教育事業正确方向。推動職業院校以章程為依據,完善管理制度和規範體系。鼓勵支持職業院校建立行業企業咨詢協商機制,探索建立行業企業等辦學相關方參加的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機構,參與審議學校重大事項。

(二)加強政府部門統籌協調。市和區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加大對職業教育工作的規劃、領導、協調和督導評估力度,引導、支持、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市和區教育、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化、商務等部門建立産業發展、人才需求信息通報等協作機制。市教育部門負責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學校辦學、評估、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導工作。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市教育、經濟信息化、商務等部門共同推動産教融合,開展産教融合型企業認定、培育和建設以及産教融合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教師職稱評定、高技能人才落戶、績效工資合理增長等方面予以保障。市經濟信息化、國資等部門支持在滬中央企業、國有企業投資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探索建設混合所有制、股份制職業院校,校企共建産教融合型實訓基地。市财政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教育、稅務等部門落實國家文件要求,對納入産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範圍的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符合條件的投資,按照投資額30%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市、區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總工會等,在職業培訓方面增強工作協同性,共同推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履行本行業職業教育的投入、協調和業務指導職責。

(三)深化職業教育基礎理論和發展戰略研究。充分發揮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以及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等機構和團體的作用,深化職業教育基礎理論和發展戰略研究,研究建立上海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制度,為深化上海職業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Baidu
sogou